浪涌保护器的原理和作用 浪涌保护器(Surgeprotection Device)又称防雷器,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安全装置。它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、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,并将强大的冲击电流泄入到地下,从而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电涌的损坏。 1.防雷过程 当电路受到外来雷击电涌冲击、雷击电磁感应或者操作过电压时,浪涌保护器会吸收多余的雷电流,并且对地放电。在常见的浪涌保护器中,都有一个称为金属氧化物变阻器(MOV)即压敏电阻,它由氧化锌为主体,添加多种金属氧化物,通过电子陶瓷工艺制成多晶半导体陶瓷元件,用来转移多余的电压。作为核心元器件,它决定着一个浪涌保护器的好坏。 压敏电阻由三部分组成:中间是一根金属氧化物材料,由两个半导体连接着电源和地线。这些半导体具有随着电压变化而改变的可变电阻。当电压低于某个特定值时,压敏电阻中电阻很高,浪涌保护器不工作。反之,当电压**过该特定值时,电子运动会发生变化,半导体电阻会大幅降低,电路导通,吸收过电流对地放电。 2.分类防护 在配电系统中,浪涌的在系统内外都会出现。根据统计,系统外的浪涌主要来自于雷电和其它系统的冲击,约占 20%;系统内的浪涌主要来自于系统内部用电负荷的冲击,约占 80%。